一、監督講堂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全面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特開設監督講堂版塊。該版塊重點選取與國企緊密聯系、與黨員息息相關的重點條目,并集合各部門的監管職責、行業規章、上級要求、集團內部規章制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說法,以案明紀,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本期監督講堂由集團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為大家剖析解讀《條例》第七章中關于違反組織紀律方面的相關案例。
典型案例:年齡變戲法,大小隨意改
2015年3月,黑龍江省查處雙城市招商局副局長孟德勇檔案造假案。孟德勇,1996年11月參加工作,歷任雙城市周家鎮政府辦事員、雙城鎮政府科員,雙城市招商局科長,2012年3月任雙城市招商局副局長(副科級)。經查, 1996年11月,孟德勇在未滿18周歲的情況下,為了符合吸收錄干年齡,將出生年月由1979年3月改為1976年3月,并虛構了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大專班學歷。從雙城鎮調到雙城市招商局工作后,2007年至2012年初,孟的檔案一直由其本人私自保存,直到雙城市委組織部調檔時才交到雙城市人社局。2012年3月,市委組織部在沒有對孟的檔案進行嚴格審核的情況下,將其提任為招商局副局長,導致用人失察失誤。
根據查核結果,黑龍江省有關部門責成雙城市委對此案作出嚴肅處理:撤銷孟德勇市招商局副局長的任職決定,取消干部身份,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對分管干部和檔案工作的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魏某某進行誡勉談話,調離組織人事崗位;對干部檔案管理混亂的市人社局現任局長李某某進行誡勉談話,責成限期整改;對市人社局時任檔案管理人員李某某,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案例剖析:
個別黨員干部給年齡“整容”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可大可小的“彈性年齡”動機不純,影響惡劣,成因復雜。這一頑疾充分暴露出個別黨員干部的誠信缺失,黨的紀律觀念淡薄,對黨的忠誠度低下等問題。更為深層次的是,暴露出黨員干部檔案管理及相關制度的不嚴格、不規范、不透明。年齡造假非小事,治理“彈性年齡”這個頑疾,必須加強黨員干部的誠信體系建設,強化紀律意識,嚴格檔案管理,嚴肅處理違紀行為等多管齊下。讓“彈性年齡”失去彈力,回歸真實。
二、黨紀課堂:關于違反組織人事紀律,檔案造假方面的規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一)違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規定,隱瞞不報;
(二)在組織進行談話函詢時,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
(三)不按要求報告或者不如實報告個人去向;
(四)不如實填報個人檔案資料。
有前款第二項規定的行為,同時向組織提供虛假情況、掩蓋事實的,依照本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處理。
篡改、偽造個人檔案資料的,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隱瞞入黨前嚴重錯誤的,一般應當予以除名;對入黨多年且一貫表現好,或者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給予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三、廉韻清風:黨史上的紀律教育(下)
新中國成立后,黨內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的行為有所抬頭,黨的紀律建設處于更加復雜的內外環境,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以共和國第一反腐大案為開端,拉開了執政黨紀律教育的大幕。1951年11月,查處了劉青山在擔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張子善在擔任天津行署專員期間的嚴重腐敗問題。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召開公審大會,以貪污罪判處劉青山、張子善死刑,產生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以高饒事件為突破口,嚴肅黨的政治紀律,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1953年,時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的高崗與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饒漱石,搞非組織活動,破壞了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1954年,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1955年,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決議,撤銷高崗、饒漱石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出黨。會議還決定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相比,其地位更高、權限更大,更有利于加強對全體黨員特別是對黨的高級干部的監督。對高饒事件的處理給全黨敲響了警鐘,使全黨進一步認識到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黨的政治紀律是不可觸犯的高壓線,任何時候都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